云能魔方业内首款“3+N极简融合”215kW模块化储能变流器,全力驱动大型工商业储能发展
随着能源转型的推进和储能技术的发展,储能作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点领域,已进入规模化快速发展阶段。储能变流器作为储能系统实现功率转换的核心设备,在确保储能整体系统高效安全等方面发挥着极大作用。

 

云能魔方深挖储能行业痛点、深刻洞察储能核心需求。基于20余年电力行业的研发应用经验及牵头参与“储能变流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编制的经验优势,将其深厚的技术积累、研发实力与工程应用经验完美结合,不断突破创新,全新推出业内首款、极简融合“PCS模块+BMS单元+交直流配电单元”的215kW模块化储能变流器

云能魔方业内首款“3+N极简融合”215kW模块化储能变流器,全力驱动大型工商业储能发展

 
该产品全面满足新国标要求,通过系统优化设计、以3+N设计理念”将内部架构高度集成,有效降低系统设计成本、全面提升安装及运维效率
 
该产品兼具高度集成、高效调控、智慧友好、稳定可靠的产品基因,独立风道设计、IP65防护等级,可广泛应用于多种复杂环境,是业内首款内部配置了交直流断路单元及BMS单元的模块一体化储能变流器,可省去储能柜内高压箱设计,为215kW/418kWh分布式储能系统、5MW/10MWh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全新簇控级优化设计方案,充分节省柜内空间、降低系统成本,为大型工商业储能系统打造紧凑化设计,提升安全水平发挥强力支撑。
//
极简融合的架构设计

“PCS模块+BMS单元+交直流配电单元”高度集成设计,适配直流宽电压范围1000~1500V,可灵活匹配多种不同类型的电池系统;支持并网模式及离网模式多机交直流并联、灵活扩容;是目前业内唯一款按照新国标要求,内部集成配置了交直流断路器的产品,同时内部集成电池管理单元,简化系统设计难度;适配风冷/液冷电池系统,模块化设计方便安装维护,兼容卧式、侧立式、壁挂式各类安装方式,满足多种复杂场景的广泛应用

//
极致高效的系统利用

云能魔方深谙大型工商业储能系统需要具备的高效率转化和系统控制能力,采用组串式、三电平拓扑技术,最高转换效率行业领先;在功率响应方面,±100%充放电转换时间<100ms;支持恒压、恒流、恒功率等多种充放电模式;全面支持VSG模式、多机构网模式、离网V/F输出、黑启动和虚拟电厂高速调控等多种功能;全面支持储能系统多场景下的复杂模式

//
全面多元的互联应用

具备有功/无功四象限调节功能,可按需调配、削峰填谷本地自动运行,提高电网稳定性和可调可控性;此外,全面支持远程OTA升级功能,集成RS485、CAN等多种通讯端口,并支持Modbus-RTU、CAN2.0B等协议,智慧互联、应用广泛

//
精准稳定的可靠信赖

高精度控制、快速响应,功率响应速度<10ms,为用户提供稳定可靠的使用体验;三相三线制、满足离网使用,支持多机交直流并联、灵活扩容;适用不同工作条件,与业内多家BMS、EMS兼容互认证,并支持LVRT/HVRT功能,电网适应性强;在安全防护方面,采用独立风道设计,具有IP65防护等级及完备的电气保护措施,并满足高海拔、高温高湿、盐雾沙尘等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

全栈式自研再突破  迈向高效融合新里程

云能魔方业内首款“3+N极简融合”215kW模块化储能变流器,全力驱动大型工商业储能发展

搭载215kW PCS的215kW/418kWh分布式液冷储能柜采用高度一体化设计,占地面积更小、能量密度更高,单位成本更低,可根据用户使用场景和容量需求,灵活配置、自由组合、快捷交付。该418kWh储能柜交流输出690V,支持多机交流侧并联扩容,可通过变压器就地升压接入10kV或35kV电网。同等规模储能系统下设备台数更少,12台就可满足5MWh的大容量需求,多机协调一致性更强,系统整体转换效率更高,是高安全型大容量分布式储能电站的最佳选择

 

云能魔方业内首款“3+N极简融合”215kW模块化储能变流器,全力驱动大型工商业储能发展

该215kW PCS结合云能魔方簇级管理方案,可为用户提供5MW/10MWh储能系统解决方案。该方案将单个PCS独立接入电池系统管理控制,进一步提高电池利用率和系统转换效率,且单个PCS或单簇电池系统检修时,不影响其它回路的正常运行;可适配多至24簇418kWh电池系统,使储能系统在能量密度方面进一步得到提升,有效降低系统投资成本,缩短项目回报周期
 

云能魔方业内首款“3+N极简融合”215kW模块化储能变流器,全力驱动大型工商业储能发展

此外,该215kW PCS完美适配5MW/10MWh集装箱储能方案。采用高压箱与PCS模块集成设计,将单台PCS与单簇电池系统深度融合,一体化安装集成到储能集装箱,模块化的便捷安装和调试,再配合交流汇流系统及外部升压箱式变电站,可快速完成储能项目建设的安装调试交付,为用户进一步降低投资成本和建设周期

作者 808, ab